路沿石花色區分可從天然特性與加工效果兩方面入手,常見方法及類型如下:
首先看天然礦物成分。若含大量鉀長石,石材會呈現粉紅或肉紅色,如部分紅色系路沿石;斜長石多則多為灰白、淺綠色調;石英顆粒分散其中,讓石材有透光感,顏色偏乳白或無色。不同礦物組合,造就豐富底色。
其次觀察紋理結構。粒狀結構中,礦物顆粒均勻分布,像芝麻灰路沿石,表面質感細膩或粗獷;斑狀結構里,大顆粒礦物嵌于細粒基質,形成鮮明斑點,如五蓮紅,紅白相間;流紋狀結構是因巖漿冷卻時礦物定向排列,產生條帶或波浪紋,增添動態美感。
最后考慮加工工藝。切割方式影響紋理展現,順紋保留天然走向,橫紋可能產生色差。表面處理也改變視覺效果,火燒面讓淺色變深、深色泛白,荔枝面則弱化原有花色,增加防滑性。通過綜合判斷這些因素,就能清晰區分路沿石的花色。
